咨詢時間:8:00~24:00 400-618-8866

您的位置: 首頁> 考培資訊> 雅思> 綜合> 雅思考試真的有良辰吉日?什么時候考雅思比較好?

雅思考試真的有良辰吉日?什么時候考雅思比較好?

2021-07-01 來源:新通教育網igo.cn 作者:新通小編 閱讀量: 手機閱讀

導讀

考雅思有沒有最簡單的一個月呢?如何避開很難的雅思考試月。

 雅思是有換題季 

 雅思每年1月、5月、9月會進入換題季,所謂換題季就是對現有口語題庫進行撤換,聽讀寫三科不受影響。

口語會換掉其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題目,新題可能是以前的題目,也可能是全新的題目。

也就是說如果寶寶是根據雅思題庫備考的話,就盡量不要在這三個月份去考試。 所以,換題季 1/5/9 尤其是這幾個月的第1、2場考試盡量不要報,口語考試會出烤鴨們沒有準備過的新題型。


避開年末的考試

和難度無關,只是12月份的考試可能會影響你的學校申請。12月的考試都安排在了上旬,很多考官都要回家過圣誕了!

所以,一般12月份的考試成績會出來的很慢,如果你還要復議成績,那就更慢了,又可能碰上春節(jié),你懂得!

所以,如果你考雅思是為了申請學校,那就不要選擇12月份考試,盡早考。

避開9、10月高峰期

下半年考試人數(尤其是910兩個月)普遍比上半年人數多,主要是因為臨近申請季,都比較著急要成績,考位比較難報。

而且考試人數多,競爭就變激烈,在主觀項(口語,寫作上)肯定相對地會有影響。 


小注意

1.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來確定考試時間

一般每一個考生在雅思考試前都需要一段時間的強化復習,所以大家應該根據自己的復習情況合理安排考試時間。
比如希望復習兩個月能夠達到6.5分的水平,那么就應該可以報兩個月之后的考試。并且設定明確的考試時間ddl,能刺激復習準備的效率。

 

2.盡量把考試安排在相對比較空閑的時間

雅思考試畢竟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復習和考試,所以大家的考試不要安排在與其他考試或工作重合的時間。

3. 應該為第二次考試留出相對應的時間

有時候,我們并不能夠保證自己一次考試就能夠達到我們期望的分數,那么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,我們往往還需要再考一次。 所以,在報名雅思考試時間的時候,大家應該為下一次考試留出一些時間。比如:那些希望在9月赴英國留學的考生,他向申請學校提供7.0分的雅思成績的deadline往往是在6月,那么他就至少應該安排自己參加兩次雅思考試,第二場必須不晚于4月。

開始一般都是要提前第二場2個月以上。但如果你們能一次通過當然更好。

總而言之,如果自己已經做好充分準備,熟悉雅思各種題型做題方法,所有題型都練習到一定數量后,無論遇到什么日子都不會慌~

 

劃重點!!

 

如果您有關于出國留學方面的問題,歡迎您來電咨詢400-618-8866或者 >>>【立即咨詢】

留學改變人生,教育改變中國!更多留學資訊,歡迎登陸新通西安留學官方網站 

  • 有疑問 在線咨詢

    咨詢時間:9:00-23:00
    非咨詢時間也可留言

  • 400-618-8866
    請撥打電話咨詢

    咨詢時間:9:00-23:00

  • 掃一掃 微信咨詢

    咨詢時間:9:00-23:00

    非咨詢時間也可添加并留言

定制備考方案
留學快讀通道

課程推薦

更多課程+

新通為您定制更適合您的學習方案

想要獲取更多考試培訓信息,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聯(lián)系到距離您最近的新通教育;

1、撥打新通教育咨詢熱線:400-618-8866;

2、點擊【立即咨詢】 ,我們會有課程老師為你解答考試難題;

3、完成以下表單,輕松預約,預約獲取定制學習方案的機會。

姓名
聯(lián)系電話

城市
  • 杭州
  • 北京
  • 上海
  • 廣州
  • 深圳
  • 南京
  • 武漢
  • 蘇州
  • 太原
  • 濟南
  • 合肥
  • 天津
  • 鄭州
  • 長春
  • 寧波
  • 舟山
  • 溫州
  • 溫嶺
  • 成都
  • 重慶
  • 西安
  • 南昌
  • 廈門
  • 福州
學習科目
  • 雅思
  • 托福
  • SAT
  • ACT
  • GRE
  • GMAT
  • 國際高中備考班
  • A-level
  • AP
馬上預約

定制學習方案

  • 雅思
  • 托福
  • SAT
  • ACT
  • GRE
  • GMAT
  • 國際高中備考班
  • A-level
  • AP
獲取你的學習方案

*溫馨提示:新通承諾絕不泄露您的個人信息

大家都在看

更多>

近期活動

  • 北京
  • 成都
  • 福州
  • 廣州
  • 杭州
  • 合肥
  • 濟南
  • 南昌
  • 南京
  • 寧波
  • 青島
  • 廈門
  • 上海
  • 深圳
  • 蘇州
  • 太原
  • 天津
  • 溫州
  • 武漢
  • 西安
  • 長春
  • 長沙
  • 鄭州
  • 重慶
  • 舟山